<code id="qzjf0"></code>

  • <blockquote id="qzjf0"><center id="qzjf0"></center></blockquote>
  • <td id="qzjf0"></td>
  • 崇陽縣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索引號 : 011359676/2023-02605 文       號 :

    發文機構: 崇陽縣發改局 主題分類: 經濟發展

    名       稱: 崇陽縣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發布日期: 2023年01月17日

    有效性: 有效

    2022年以來,我們堅持把穩增長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堅持目標不變、任務不減,保持“拼、搶、實”的狀態和作風,強信心重實干求實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穩定。

    預計全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80億元,同比增長6%;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可比口徑)完成8.8億元,可比增長10%;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1620元和17370元,同比增長8.5%和9%。

    ——農業生產總體平穩。全年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59.6萬畝,同比增加0.87萬畝。糧食總產量22.74萬噸,同比增長2%。生豬存欄45.5萬頭,出欄達到75.1萬頭,同比增長14.1%。水產品產量15032噸,同比增長3.9%。茶葉面積達到9.52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0.61萬畝。投資7091萬元,建設高標準農田3.05萬畝。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

    ——工業生產加快增長。全年新增規上企業12家,規上企業個數達到116家;預計全年總產值完成103億元,同比增長9.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8.5%。全年高新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9.5%,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家,企業R%D研發經費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2.5%。開發區擴區調區獲省政府批復,總面積由500公頃增加到748.51公頃,保障了土地要素供給,拓寬了園區發展空間。

    ——項目建設成效顯著。全年共謀劃儲備項目313個,計劃總投資631.3億元,其中省級重點項目6個,總投資87.6億元;市級重點項目20個,總投資85.5億元。全年共實施項目246個,完成固定投資165億元,同比增長18%,中健醫用防護產品生產線、煙臺可滋冷凍食品加工等151個重點項目竣工投產。全年共爭取中央、省預算內項目16個,資金1.2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資項目14個,到位資金4.63億元。全年招商引資新簽約項目65個,到位資金150億元,開工項目45個。

    ——市場主體快速增長。積極引導市場主體“個轉企”,采取“十個一批”的舉措促進市場主體發展,全縣新增市場主體10226戶,總量突破5萬戶。新興市場不斷壯大,全縣電商企業共923家,網上交易量達到8.71億元,電商產業園孵化入駐企業42家,培育引進物流企業2家,形成了全域覆蓋的物流配送網絡。旅游市場持續復蘇,預計全年接待旅客達到694.3萬人,旅游綜合收入達47.16億元,同比增長31%。

    ——財政金融穩健運行。預計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可比口徑)完成8.8億元,可比增長10%。地方稅收收入可比完成6.42億元,同比增長10.6%,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的7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0.52億元。嚴格落實非稅收入停、減、緩、免征政策,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1650萬元。預計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272.85億元和166.44億元,較年初凈增29.45億元和20億元,貸存比61%,比上年提高0.84個百分點。

    ——鄉村振興持續推進。投入縣級財政資金9110萬元,統籌財政涉農資金27909萬元用于鄉村振興。全面落實防貧保障措施,設立1000萬元防貧保障基金。鞏固脫貧成果,全面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水平,資助脫貧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9946人;新實施安全飲水項目44個,投入資金775.1萬元。開展以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污水治理、農村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四個方面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確立銅鐘鄉清水村等30個村為2022年度特色示范村,進行景觀節點打造。

    ——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全年共實施大城建項目55個,總投資22億元。完成電力大道東延伸工程、桃溪大道、崇陽大道品質提升改造等14個項目建設。投資5779萬元對全縣21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改造總面積達到20.42萬。新建小游園4處,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874.04公頃,綠化覆蓋率達43.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03平方米,城區林蔭道路率達到70.67%。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達87.5%,水環境質量達標率達100%。完成人工造林2萬畝,生態修復1.5萬畝,完成5個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工程,修復面積631.24畝。健全完善了生態流量監測預警機制,對13座小水電站進行實時下泄流量監測和動態管控。肖嶺鄉和白霓鎮堰下村等5個行政村獲得2022年度省級生態鄉鎮、生態村稱號。

    ——民生領域保持穩定。堅持把穩就業放在突出位置,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全年城鎮新增就業7141人,為企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4143萬元。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全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增長10%左右。居民消費價格平穩運行,各項保供穩價措施顯成效,鮮菜、肉蛋等主要食品供應充足。城鄉低保及農村五保保障標準提高,落實特困供養制度,完善醫療救助、臨時救助制度,全年共救助對象3萬余人(次),發放救助資金1.13億元。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教育教學全面提升,新建崇陽二中和浪口中學,增加3000個普高學位,1800個初中學位,擴增學位超歷史;縣一中兩名學生被清華大學錄取,實現了我縣高中三十余年無人考取清華北大的突破;我縣被確定為信息化與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實驗區;“三個課堂”被教育部作為湖北唯一典型案例向全國推廣。推進健康崇陽建設,強化醫療診斷能力提升;縣人民醫院傳染病防治病區、縣疾控中心投入使用,縣婦幼保健院整體搬遷、新建第二人民醫院住院樓項目加速推進。文化實力顯著提升,體育館和博物館及非遺館正式開館;推出的原創短視頻《雋水河上白鷺飛》被央視新聞、新華社等94家媒體廣泛引用發布,共計8136萬閱讀次數。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全面落實“六證同發”,創新推行企業開辦“1050”標準,大力推進企業間不動產轉移登記“190”辦結標準,鞏固提升21項已實施“一事聯辦”事項。信用體系建設不斷完善,規范信用黑名單制度,深化信用承諾機制,歸集信用聯合獎懲數據,及時歸集上報湖北省社會信用信息服務平臺聯合數據共564條。推進醫保制度改革,全面落實醫保待遇,積極推廣醫保電子憑證,全縣共生成醫保電子憑證近14萬張。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建成14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152個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社會治理能力不斷提升,銅鐘鄉坳上村被民政部確認為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單位。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全縣無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平安創建深入開展,社會治安形勢平安穩定。全縣統計、老干、審計、機構編制、信訪、退役軍人、電力、通信、民宗、保密、人防、檔案管理、機關事務、國防、工青婦、科學技術、工商聯、殘聯、文聯等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民生福祉進一步提升。


    • |
    • |
    日韩毛片免费无码无毒视频观看
    <code id="qzjf0"></code>

  • <blockquote id="qzjf0"><center id="qzjf0"></center></blockquote>
  • <td id="qzjf0"></td>